9月25日下午,首期《博物館公開課》在鹽城市博物館報告廳開講,吸引了眾多鹽城市民的參與。
圖片由網友“破涕為笑”提供
博物館作為城市文化高地,承擔著文化傳承、知識普及、社會教育的重要職責。為更好地向社會大眾提供高品質的文化知識教育服務,鹽城市博物館圍繞文博相關主題,結合社會關注熱點,特別開設《博物館公開課》。本次《博物館公開課》特別引進了《中國GLAM公開課》資源?!吨袊鳪LAM公開課》由新華網、上海大學和南京藝術學院共同主辦,每周一期,依托新華網app平臺,面向全網直播,目前已持續(xù)推出了60余期,累計3200萬收看頻次,成為業(yè)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公共文化品牌。
本次《博物館公開課》邀請到著名設計師魯安東老師。作為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(guī)劃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建筑系主任、劍橋大學博士,魯安東致力于對中國城市記憶場所的研究和活化。2014-2019年發(fā)起了南京長江大橋記憶計劃,以“記憶點亮公共生活”為目標,開展整理歷史記憶、復興公共空間的工作。先后主持完成了南京“一城一河”空間策劃、南京“世界文學之都”空間策劃等課題,主持設計了南京長江大橋博物館、紐約中央火車站人文客廳、2018倫敦設計雙年展中國館等。
對于一座城市而言,博物館一直是保存城市記憶的關鍵場所之一;另一方面,博物館又日益成為一座城市的共享空間,市民在這里獲得情感的歸屬和心理的認同。在今天,博物館與城市的共鳴同樣受到新的傳播技術和活動形式的影響。此次課程魯安東從“博物館與城市共鳴”的角度,介紹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空間情感傳達”、南京“世界文學之都”空間策劃等研究成果,并重點介紹“南京長江大橋記憶計劃”開展的一系列空間設計和場所營造行動,探討博物館如何從城市記憶的保存之所提升為公共生活的激發(fā)之場。
本次公開課活動通過線上直播及線下聽眾兩種方式進行。線下觀眾百余人,線上新華網客戶端在線直播觀看量達六十萬人次,講座內容受到觀眾一致好評。
相關文章
本站聲明: 本站《9月25日鹽城市博物館首期《博物館公開課》開講》由"破涕為笑"網友投稿,僅作為展示之用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;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
2021鹽城便民信息專題為大家整理更新鹽城2021年民生生活、商業(yè)服務、交通、娛樂、醫(yī)療等便民服務內容。
12月24日鹽城市氣象臺繼續(xù)發(fā)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